首页 >> 生活圈 >> 幸福女神 >> 1亿剩女被资本捧杀
19浏览/0评论

1亿剩女被资本捧杀

标签:剩女 单身女 资本捧杀 婚姻现状

楼主2025-08-19 21:17:37如果可以选择

圈子(3)  好友(3)  话题(2)  评论(4)

       资本正在疯狂捧杀中国1亿剩女,很多人只知道中国有3000多万男性找不到老婆,却不知道中国的单身女性数量已经超过一个亿。但是我们平时很少听到有关剩女的报道,好像媒体就只对那3000多万光棍儿感兴趣。其实,这背后隐藏着资本不愿意被提及的内幕,他们用最肮脏的方法捧杀女性,把很大一部分人捧废。


       在上世纪80年代,美国经济陷入滞胀,老百姓储蓄率节节高升,大家都把钱存在银行里,不愿意消费。这可把美国的资本家们急坏了,如果没有人消费,他们就无钱可赚,这可怎么办呢?有人想出了一个方法,想让老百姓消费啊,要先改变他们的观念。于是从80年代开始,美国的媒体开始大肆鼓吹消费主义,给年轻人疯狂洗脑,比如女人就要买包投资自己,男人就要开最好的车,爱她就要给他买最大的钻石等等。这种宣传很快就起到了效果,到21世纪初,美国人的储蓄率跌到1.9%,所有人掏光口袋里的钱去消费,这还不够,还要刷爆信用卡提前消费。


       后来,这段历史也在中国重新上演。中国加入WTO之后,外国资本疯狂涌入,在美国盛行的消费主义也一同来到中国。但是当时中国的经济条件根本不足以支撑老百姓大肆消费。毕竟大家的口袋里还没有那么多钱,解决温饱才是头等大事,哪有多余的钱去消费呢?直到2008年,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,中国经济迎来了一段飞速增长的黄金时期。资本看准了时机,开始在中国大肆宣传消费主义。由于中国男性消费热情普遍不高,资本还特意转变了玩法,暂时放弃了男性消费者,主攻女性市场。在资本的推波助澜下,一大批为女性设计的节日应运而生,女神节520、甚至还有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等等。这些节日背后的核心目的只有一个,就是鼓吹消费主义,让女性多花钱,从而让资本获得巨额收益,但是问题又来了,光是创造节日也没用。那时候的中国女性还不是那么有钱,各式各样的购物节多来几次,女性的钱包也就被掏空了,资本也就赚不到钱了。于是,资本又把目光重新放到男人身上,不过不是让男人自己消费,而是说服男性为女性消费。


       从10年代开始,资本的宣传口号就从男性配得上更好的车,转变成了男人负责赚钱养家,女人负责貌美如花。资本试图给中国的年轻男人洗脑,让他们相信女人花男人的钱是天经地义的。如果男人不给女人花钱,那就是不够爱她。在这种舆论的威胁下,越来越多的男性开始无条件为女性买单,资本终于达成了收割闭环,创造一个节日给女性消费的借口,然后说服男性为女性花钱。


       资本赚到钱之后,又有了更多的资金去宣传消费主义。可能有人会说啊,总有一部分男性怎么都不愿意给女性买单,贪婪的资本要怎么掏空他们的钱包呢?资本给出的方法是通过大量的舆论引导,从道德层面谴责这部分人,说他们是不懂浪漫的直男,活该单身一辈子。资本通过打击这些男性,让他们反思自己如果想要脱单,那就必须给女性花钱,否则就会被婚恋市场淘汰。同样,资本也在捧杀一部分女性,让她们心安理得的接受男性的赠与,让她们相信男性给女性买单,就是这个社会的一条铁律。


       所以我们只会听到称呼男人穷屌丝,却很少有人说女屌丝,所有人都自称小姐姐、女神、仙女,如果有人提出质疑,那么资本马上会告诉你,我们的男性比女性多出3000万,你不愿意花钱,有的是人愿意花这个钱。很多女性也在资本的捧杀中变得忘乎所以,女性的婚恋门槛进一步提高,对另一半的要求越来越严格,这就是女性单身人数直线上升的重要原因。


       短短10年时间,中国社会就多出了超过1亿个大龄剩女。在中国男多女少的背景下,这1亿个剩女并不是真的嫁不出去,而是她们的高标准让男性望而却步。虽然男性比女性多3000多万,但不管是在相亲市场还是在婚恋网站上,真实情况都是女多男少。优质男性在婚恋市场上成了稀缺品,普通男性又满足不了女性的要求,1亿多单身女性面临高不成、低不就的尴尬处境。但是资本不想让我们看到真相,否则他们营销多年的舔狗经济就会崩盘,资本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失。


       今天讲这些不是为了挑起性别对立,只是想提醒大家,那些想把你捧到高处的人,最终都会让你摔的很惨。。

发表评论

圈主:ptzl

好友(0)圈子(0)

评论(0)话题(0)

TA的店铺

加为好友

最新话题更多>>

客服中心

服务时间:早9:00 x 晚23:00

E-mail:2053721301@qq.com

传真:028-65550078

电话:18215588184